來源:世界5A高質量評級
提示:世界5A評級2015年4月28日在紐約發布“世界500強”,首發《中國品牌指數與價值報告(2015)》和《品牌中國夢》。美國全球財經衛星新聞臺CNBC(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美國廣播公司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In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等世界著名媒體同時報道:中國人主導的世界500強榜單“以品牌價值指數為據”,這一榜單數據技術解決方案,屬全球榜單評級首創。美國媒體還特別說“這家公司來自杭州”。
世界500強等15類5A高質量評級大美無度2023年4月25日杭州發布:美國惠普HP自5015年起,連續9年被授予《5A高質量》“世界500強”。2023年惠普HP在“世界500強”榜單中,排名第69位。
陷入困境的惠普
惠普(HP)自2010年8月至2012年底,股價下跌70%,市值縮水680億美元。2013年10月4日,惠普(HP)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在投資者會議上稱,預計2013財年利潤將嚴重下滑,“惠普近期的財務表現一直不好,惠普的復興之路要長于我們所有人的預期。”受此消息影響,惠普股價再重挫,創下10年來新低。
2013年12月,我勘察美國微軟公司、波音公司、谷歌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后,31日上午十點走進困難重重的惠普公司。當時惠普盡管已經裁員24600人,仍然擁有33.18萬名員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尚處于世界 500 強榜單中前100位。
在惠普副總裁迪昂·韋斯勒(Dion Weisler)辦公室,迪昂抽出三四頁紙,說要給我介紹一下惠普的組織結構。他的幾頁紙上寫得密密麻麻,組織結構共有19個級別。而日本豐田也是30多萬員工,從社長(總裁)到一線工人只有五個級別。羅馬天主教有8億教徒,也只有五個級別。
惠普公司急轉直下并非一日之寒,調研發現:
過去10年惠普公司四大失誤
失誤1:赫德的舉措過于激進
2005年初出任惠普公司(HP)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的赫德,堅持執行一些令人費解的成本削減措施,削減成本的舉措似乎陷入瘋狂。例如某些辦公場所必須下午6點前關燈,以節約電費,導致員工無法加班工作;砍掉支付給咨詢公司的每年1億美元的費用;關閉了一些辦事處,并逐漸放棄惠普內部的IT系統;改變獎金結構,令許多員工感到不滿。
失誤2:惠特曼的5年計劃
2011年9月下旬,梅格•惠特曼任惠普CEO。即使是美國總統也只會制定4年的計劃,然而惠特曼卻想要5年計劃。與此同時,在第一年任期中,惠特曼宣布了一個又一個可怕的消息:裁員2.9萬人、與收購 EDS有關的80億美元資產減記、與收購Autonomy有關的88億美元資產減記,以及在收購Autonomy過程中遭遇的會計欺詐事件等。
失誤3:拋棄傳統的公司文化
大部分資深的惠普員工都會告訴你,惠普的問題起源于1999年至2005年菲奧莉娜擔任惠普公司首席執行官時代。當時菲奧莉娜試圖放棄惠普勤奮而開放的企業文化。菲奧莉娜購買了飛機,在高管停車位旁安裝了鐵絲網。她贏得了與股東之間的大戰,完成了對康柏的收購。這導致惠普逐漸遠離自己的傳統文化,“成為供應鏈的奴隸,而不是一家擅長發明的公司”。此外在菲奧莉娜的任期內,惠普曝出了“電話門”丑聞,進一步反映了惠普管理層的問題。
失誤4:惠普未能培養起自己的領導者
2013年任CEO的梅格·惠特曼是惠普兩年半中的第4任CEO。除了曾擔任過渡期CEO的凱西·雷斯賈克(Cathie Lesjak)之外,其他CEO均來自惠普公司之外。曾擔任惠普CEO的人士包括來自朗訊的卡莉·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來自NCR的馬克·赫德(Mark Hurd)、來自SAP的李艾科(Leo Apotheker)和來自eBay、此前競選加州州長失敗的惠特曼。
惠普時任董事長的雷伊·萊恩(Ray Lane)同樣來自公司以外。在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中,萊恩供職于甲骨文,隨后加入了風投公司KPCB。
企業高質量發展在決斷
要使企業高質量發展,強有力的領導在執行過程中,絕對不能過分民主。雖然在決策前,領導者需要集思廣益、融會貫通,盡量提高決策質量,但是在決策過程中必須實行有效的引導,不能讓大家各走各的方向。
領導決策后如何使決策得到快速執行?對一個有執行力的企業來說,它的重點應該是行動、推進實施。從20世紀80年代末,我就強調這一點,那時在企業界、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爭論。美國一些研究機構從科學的角度對此作了研究,從科學上支持了這一觀點。
他們的研究表明,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是人,人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和他得到的結果之間的相關性是非常低的,雖然根據的民族不同,相關性會有差異,但是總的來說相關度都很低。
這表明一個人想的不是他說的,他說的不是他做的,他做的更不是他想得到的結果。這就是為什么說企業注重推進行動是至關重要的,包括企業領導在制定戰略并實施時,和員工之間的交流都必須很準確、很具體,要落實到行動上。
思考比工具更重要,發揮才智遠優于理性,行動比分析更為迫切。任何一個企業,要提高自己的執行力、競爭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時的惠普公司應該也必須采取以下策略:
惠普公司起死回生的四大策略
惠普公司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缺乏一個“突出、競爭性的關注點”。為此,惠普的策略應該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策略1:削減成本應該中庸之道
那時,投資者對惠普的擔憂在于,惠普過分依賴“廉價商品化”的業務,例如PC、普通服務器和打印機。不過由于赫德削減成本的努力,惠普當時每年仍能獲得超過120億美元的營業利潤。
策略2:贏得云計算市場競爭的關鍵工具
惠普當時的技術確保該公司仍是企業IT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尤其是在云計算和企業網絡領域。盡管惠普收購Autonomy的價格過高,但憑借收購Autonomy和Verica的交易,惠普進入了大數據市場,引導用戶放棄打印機連接線,改用云計算技術。
策略3:削減不合適的業務部門
當時惠普分拆似乎勢在必行,激進投資者卡爾·伊坎(Carl Icahn)正對惠普感興趣,而分拆傳聞曾推動2013年12月初惠普股價大漲。此時應表示,公司會不會分拆,視形勢而定,但可能會出售一些表現不佳的部門,例如在線打印服務 Snapfish,以及當前陷入困境的外包業務。
策略4:惠普下一任CEO應來自公司內部
如果惠特曼沒有被提前趕走,那么她將至少在惠普工作5年時間。而惠普董事會已經承諾,惠特曼的繼任者將從公司內部提拔。這是惠普的支持者愿意聽到的消息。當時圈定,惠普下一任CEO的人選包括惠普首席戰略官比爾·維提(Bill Veghte)、企業業務主管大衛·多納特利(David Donatelli),以及PC和打印業務主管托德·布拉德利(Todd Bradley)。
惠普高質量發展的進化
美國信息產品和技術巨頭惠普公司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一直難以適應。2014年10月6日,對惠普是一個重要時刻,把個人電腦(PC)和打印機業務從硬件和服務業務中分拆出來,獨立運營。
這個將自身一分為二的決定,是惠普為改善其命運所采取的關鍵舉動。
曾經的硅谷寵兒,這家在PC領域節節敗退的科技巨頭,終于走向企業高質量進化之路,并誕生兩家世界500強、年營收都超過5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一家經營個人電腦和打印機業務,名為HP Inc.;另一家提供數據存儲、服務器和軟件服務,名為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這一做法可令惠普騰出手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企業客戶身上。
2014年底,惠普張燈結彩迎接新的一年。惠普公司經過一番涅槃后,宣布正式進軍3D打印行業,在航空航天、教育、醫療、電子甚至娛樂領域的應用,得到進一步開發。
惠特曼2011年9月擔任CEO時,基本工資為1美元。風水輪流轉,2015年2月6日,惠普公司董事會宣布:鑒于2014年惠普業務實現了風生水起,將惠特曼的基本工資標準由1美元,提升至150萬美元。
作者簡介:魏義光,中共黨員,1984年軍事院校畢業。1988年軍隊轉業在杭州市政府工作,2016年退休。40年著《品牌中國夢》等20余部著作。1985年3次勘察的下邳故城遺址,2019年國務院核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解史上第一風水大師黃石公《青囊經》,著《風水第一書》(六卷),為浙江大學、世界500強等解讀易經風水千余場次。
魏義光承諾:文中所涉均有依據,若有疏漏由作者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