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產品(服務)更快、更多、更貴的賣給市場需求者,是所有企業的終極目的。然而在碎片化、平臺化、信息過剩的環境下,原有的營銷、傳播、廣告、公關等模式已不適用。人們每天都被眾多的營銷信息源源不斷地侵擾,盡管營銷者希望每條信息都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進而達到銷售的目的,然而現實無情地告訴我們,大部分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去構思、制作的宣傳材料,卻往往石沉大海,最終陷入徒勞無獲的尷尬境地。
依靠廣告推銷、會議公關、明星代言以及缺乏證明力的推廣等營銷手段已成為過去時。因為,這是一個“得品牌者得天下”的時代,2019年5月3日在京東jd.com搜索《品牌大邏輯》一書,竟有109個賣家,可見人們對構建品牌的渴望。在品牌經濟時代,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已經升級為品牌的競爭,構建品牌成為解決營銷難題的關鍵。如何構建品牌?如何讓品牌脫穎而出?這是每個企業不得不思考的根本性問題。
針對企業如何構建品牌、如何把產品(服務)賣得更快、更多、更貴的迫切需要和強烈訴求,本文以“1秒鐘營銷的原理與實證”為主題,分別對“1秒鐘營銷”前提——品牌;“1秒鐘營銷”學理——作證傳播;“1秒鐘營銷”科學依據——中誠信品牌指數;“1秒鐘營銷”工具——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等作簡要論述。并以阿里巴巴、華為、海康威視等為實例,說明“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如何為企業實現建立信任、作證傳播、強化優勢,讓品牌在過剩信息中脫穎而出發揮作用,以及如何幫助品牌激發內生動力,注入發展活力的機理,一起努力實現——1秒鐘營銷天下的目標。
一、發現規律:“1秒鐘營銷”的緣起
中國電視廣告史冊的第一頁是1979年1月28日正月初一上海電視臺播出的1.5分鐘“參桂補酒”,從此電視廣告收入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但時間到了2014年,全國電視廣告收入首次出現下滑,比2013年下降0.5%。作為中國電視廣告風向標的央視廣告也出現了下滑,2014年央視廣告收入較2013年降幅達11.3%。
能夠在央視做廣告特別是成為標王,自1995年后一直是眾多企業搶占的高地。然而,強勁20年的央視廣告經營為何也會出現營銷下滑呢?
我帶著以下事關企業發展的三個核心問題,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調研。
——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是什么?
——企業實施發展戰略的路徑是什么?
——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需要什么樣的支持?
在實地考察調研阿里巴巴、華為、中國萬向、萬事利、海康威視、西子奧的斯、華數、浙大網新、迪安診斷、安存等企業后,答案就出來了。我發現,大小企業普遍關心的核心問題是品牌的建構。這與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研究結論完全一致。
早在30年前的1988年,我從部隊轉業到杭州市鄉鎮企業局負責全市6萬家鄉鎮企業財務數據分析和直屬企業管理工作。當時直屬企業有33家,可到1991年底,就只剩下6家,不到4年的時間,竟有80%的企業關張。而在同時期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呢?
我首先對影響企業發展的技術、資金、管理、文化、營銷、廣告、信息、財務等因素進行研究和分析,盡管發現了有趣現象,也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結論,但始終覺得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隨著樣本企業范圍的擴大,在對中國一汽、同仁堂、中國工商銀行、娃哈哈、摩托羅拉、西門子、通用等1200家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深入研究后,終于得出結論:
品牌是一個企業技術能力、管理水平和文化層次乃至整體素質的綜合體現。
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是——品牌。所以我在《成本目標管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一書中這樣總結:企無常強,品牌強則企業強。
當下,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特征越來越明顯,在新的市場環境當中,企業依然關心諸如生產問題、技術問題和市場容量問題,但是,企業面臨的最為焦慮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品牌發展,最為棘手的問題是如何與市場溝通。
企業與市場溝通的鑰匙就是品牌,所以企業才如此重視品牌建構。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構建品牌?
二、構建品牌:“1秒鐘營銷”的基石
毋庸置疑,品牌的作用很強大。品牌不僅是營銷的利器,更是信譽的凝結,也是供方和需方的共同追求,是品質、品位、品行的綜合體現。
(一)品牌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
從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政府品牌觀念變化中可以發現,政府對于品牌的理解程度和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推動品牌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從世界范圍看是少有的。
中國政府在品牌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在不同時期,政府對于品牌的理解和認識不同,相應的政策和手段也有所差異,總體而言是在不斷深化和逐步重視的。作為一名探索者,在看到這些情況之后,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品牌的發展問題也開始納入政府管理的視野。政府更多地將品牌視為一種標識,主要體現為商標。相應的管理辦法主要是評定各類獎項、制定商標法和相關廣告管理條例等。上世紀90年代,中國導入市場機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品牌的資產溢價和經濟效用被政府深刻地認識到,對于品牌的理解也不斷深化,政府推出了名牌發展戰略,制定了中國第一部廣告法,同時還推出了評選“中國馳名商標”等以評促建式的鼓勵品牌發展的辦法。
進入2000年以后,政府對于品牌認知從“商標”“名牌”“老字號”升級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品牌”,同時上升到國家軟實力和關系建構的層面,強調自主品牌建設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并將品牌發展與自主創新聯系到了一起。為了更好地發揮市場引領品牌發展,中國政府自2012年對“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重合同守信用”等停止評選。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6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提出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同時鼓勵研究更為科學的品牌評價體系,這是中央首個以“品牌”為關鍵詞的文件。2017年國務院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品牌在2014年以后的五年規劃、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制造2025等重要文件中均多次出現。從“三個轉變”到“中國品牌日”的設立,品牌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那么,什么是品牌呢?
(二)發掘人類稀缺紅利:信任
對品牌的理解就好像“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品牌下一個定義。馬云締造阿里巴巴、胡雪巖締造胡慶余堂、李嘉誠締造長江集團、喬布斯締造蘋果等,他們也許從來都沒有研究過品牌的定義,但他們都打響了品牌。他們沒有研究品牌的定義,但他們都是品牌運營的“神人”。
從品牌的構建、運營和成長的規律看,品牌的構成體系應該包括CNISA五個主要方面:C(Credit)品牌信譽的凝結,信用是品牌的基石;N(Now)品牌是此刻的,具有明顯的時代性;I(I want)品牌只有“我要”,才能成為營銷的利器、市場的引擎;S(Standards)品質標準應該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求;A(An organic whole)品牌是品質、品位、品行的有機整體和綜合體現。
不論如何理解品牌,但品牌的本質永遠只有一個。在通過人的內驅力、決斷力、自信心、創造性、影響他人的強烈動機、隨機應變的能力等方面,經對任正非、馬云、柳傳志、李嘉誠、喬布斯、比爾蓋茨等100位品牌領袖進行研究后,我發現他們打造品牌的方法雖然各異,沒有固定模式,更沒有公式,但“最佳一手”的背后卻都有著共性和規律。這就是我在《品牌大法則》(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中提出的“品牌的本質是一個物質與精神相統一的信任體系”,違背品牌的信任本質就不可能構建品牌。
如果說人類還有什么紅利沒有被發掘的話,那就是“信任”。未來,誰擁有信任,誰就無往不利[1]。打造任何一個品牌,必須具備開發這種稀缺而且珍貴資源的能力,這是1秒鐘營銷天下的基石。
一個品牌只有被市場所信任,才會被潛在需求者選擇。這種信任可能來自于對其產品和服務品質的信賴,可能來自于對企業文化的認同,也可能來自于廣告宣傳的影響,但無一例外的,正是這種信任,構成了一個品牌被市場關注、認可和選擇的本質因素。
(三)構建品牌的三個必要條件
品牌就好像人體健康一樣,受多因素影響。比如:資金、人才、技術、品質、質量、管理、文化、營銷、渠道、信任、傳播、產品、服務、能力、個性、情感、時機、市場等,都會對品牌強度造成影響。不同因素對不同品牌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但構建任何一個品牌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
我在《品牌大邏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一書中曾講過:若要構建品牌,就要做到“三品一體”。品質“中”、品位“誠”、品行“信”,一個都不能少,這也正是“中誠信”的本意。
1、中——品牌之本
何謂“中”?中者,天之正道。世界永遠在變化,事物永遠在發展。那么,發展變化到什么程度最好?建筑學的中軸對稱,音樂的韻律和諧,人體的陰陽五行平衡,為人處世的中庸之道…無不體現“中”的智慧。“中”乃品牌之本,不偏不倚之謂中,位置、時間、方式,都要恰到好處。品牌具有時代性,也就是運營品牌要守“中”。競爭與合作的對立與融合、統一與平衡,是復雜多樣品牌運營的哲學理念。摩托羅拉的“銥星”為何成為流星了,是因為不“中”。馬云在2003年5月把淘寶搞上線,才有現在的淘寶,是因為“中”。
2、誠——品牌之道
何謂“誠”?思誠者,人之道也。“誠”是一種內心的修煉,所謂內誠于心,即忠誠、真誠、誠實。“誠”雖無法驗證,不能衡量,是自我約束的一種狀態,但缺少內“誠”的人,能力再強也不會成為贏家。所以說“誠”乃品牌之道,不論是老字號還是創新品牌,不論是傳統型企業還是科創型企業,要想有屬于自己的寶藏,必須要先磨煉自己“誠”的品質,最終才能享受成功!燒掉17億美元的智能耳機制造商多普勒實驗室(Doppler Labs)等美國硅谷十家科技公司在2017年全部倒閉[2],倒閉的原因各種各樣,但共同的原因是不“誠”。胡慶余堂能夠成為“江南藥王”靠的就是“誠”。
3、信——品牌之始
何謂“信”?信者,天下之結也。“信”即信用、信任,“信”是主體內“誠”的外化,“信”與“誠”兩者相互獨立卻又相互融合。誠是指內誠于心,信是指外信于人。“信”是一種機制,受約束,可驗證,可示眾、可展示、可被證明的契約和承諾。所以,“信”乃品牌之始,是一切品牌的起點,是維系品牌與市場接觸的紐帶。世界上絕對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不被信任而能打響的。若不被信任,無論花費多大代價,都是徒勞。
由于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僅僅做到品質——中、品位——誠、品行——信,就能打響品牌嗎?在這個信息過剩的社會中,每個人每天都在被大量的的信息轟炸,潛在客戶獲取有用信息的重要根據之一,就是信息提供者是否被認可和被信任。在保證產品或服務做到“中”“誠”“信”的同時,還要把自身的品質、品位、品行傳播出去,才能讓自己被市場的潛在需求者信任、認可、關注。這樣,才有可能打響品牌,實現“1秒鐘營銷”。
三、作證傳播:“1秒鐘營銷”的學理
品牌是一個受多因素影響可信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信任是核心、是基石;傳播是關鍵、是引擎。“品”有三個“口”,若要把自身的品質、品位、品行傳播出去,就要“三口同說”了,即自己說、客戶說、第三方說。那么究竟如何“說”效果更好呢?
(一)時代特征與現實
1、信息過剩導致市場營銷的不確定性增大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加速變革的新時代,使得品牌運營方法和市場營銷策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今天,什么最多?——信息;什么最缺?——注意力!現在全世界每天產生的信息,我們一輩子都讀不完。一面是:喧囂、易變、復雜、模糊、不確定、信息過剩;另一面是:每一人、每一企業、每一城市和國家都希望被關注、被認可。
在全媒體時代,我們每個人的注意力都被噪聲和喧嘩所襲擾,其結果是建立信任關系更難,市場營銷的不確定性增大。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品牌,若要生存和發展,唯一的辦法是面對現實,認識、適應和跟上這個時代,否則只能被淘汰。
2、自說自話無法建立信任,營銷效率低
當今的我們每個人通過手機和自媒體都可以發出信息,我的一個微信群不到500人,一天竟有2000條+新消息。為了吸引市場的注意力,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在不停地發聲、不停地向外界推廣,企及通過“朋友圈”營銷自己,這是品牌運營所必須的,也是品牌傳播的初級形式。但是一個企業或品牌自我推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自己無論怎么說、說什么,包括任何形式的廣告、自媒體等,都是“王婆賣瓜”,可信度低,難以真正建立信任關系。同時,廣告也會因信息過剩導致效果差,并且廣告宣傳稍有不慎就會有觸犯法律的風險[3],因廣告不當被處罰時有發生。事實上廣告宣傳對于信任關系的建立收效甚微。無數企業家感嘆:“以前做廣告還有點效果,現在無論在哪里做廣告,一點用也沒有!”“請明星代言,花了很大代價,也沒用!”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個企業如果要吸引市場關注,依靠廣告提升營銷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3、口碑相傳的力量很強大,但不可控
口碑相傳雖然力量很強大,但對于品牌的營銷者來說,不可控。如果你的客戶幫助你營銷傳播,那是很幸運的事。客戶為你的品牌口碑相傳,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你的品牌要有趣,沒有人會主動傳播無趣信息的。但是通過客戶口碑來進行傳播,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在信息過剩的今天,人們面對大量的信息,這時要想利用客戶口碑相傳,一是速度緩慢,二是范圍有限。口碑對于品牌營銷者來說最大的難點是不可控,因為你無法讓顧客說什么和怎么說。所以,口碑相傳終究不是解決品牌營銷傳播的根本手段。
那么,如何把自身的品質、品位、品行傳播出去呢?
(二)建立并傳播信任的品牌營銷之道——作證傳播
1、數字營銷革命,不僅僅是思維的革命
營銷作為社會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的融合,近十五年來與計算機科學、互聯網、數據科學、心理學、神經學等連接越來越緊密,使得我所言的“讓更多人相信并知道其品牌價值主張”在呈指數級擴大。同樣地,營銷在企業中的核心地位越來越突出,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和CEO戰略變革的核心發動機。我所接觸過的商業領袖,從馬云、梅格·惠特曼到王水福、李書福、約翰·湯普森,他們無一不是杰出的營銷者,同時也是杰出的變革者。
大約在五年前市場就流行“如果五年內你還用同樣的方式做生意,你將要關門大吉”。所言不虛,五年后,新的營銷方式對原有的營銷模式進行了升級甚至是顛覆,很多企業已經在數字化的時代喪失了競爭優勢,即使原有的市場標桿型企業也無當年奪目之鋒芒。
近期中誠信品牌實驗室CNISA的一項針對CEO和CBO的調研顯示,87%的企業認為數字營銷是轉型的關鍵。數字化浪潮下,不僅是中國企業趕超原有世界級企業的重大機遇,也是新一代營銷戰略咨詢顧問向全球輸出洞見、理念和方法論的“風口”。解答數字化營銷“互聯網+…”的文章、書籍有很多,但遺憾的是,從數字營銷戰略上討論和實施的,目前還沒有。我身邊大量的CEO、CBO的急切需求,是我撰寫本文的原因。
營銷已經由工業化時代以產品為中心、以消費者為導向、以差異化為賣點、以情感訴求為驅動等手段促進交易,轉變為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營銷絕對不是做廣告、發微信、發微博、蹭熱點、玩抖音、搞活動等低維組合或幾何疊加。數字化的時代,是一個轉型、升級、復雜、喧囂、易變的時代,也是一個洗牌、顛覆、跨界與超越共存的時代,新的營銷方式對原有的營銷模式進行了進化,甚至是徹底重構。企業原有的“競爭優勢”似乎變成了幻象,這意味著你的所有戰略方法都需要升級,所以數字化營銷讓很多企業家浮躁、焦慮、寢食難安。
在數字時代,由于服務和產品融合化、傳播實時化,消費場景化、渠道多元化,因此企業就必須以信任、互聯、價值觀、大數據、新一代分析技術為基礎,洞察與滿足客戶需求,面對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自我價值。然而,互聯網+,人工智能,社交媒體,大數據,社群,VR,區塊鏈,層出不窮的概念和應用導致“市場變得比市場營銷更快”。數字化轉型,向哪兒轉?互聯網+,加什么?大數據,如何算?所以,重新定義“數字營銷戰略方法論”不僅是責任,更是使命。
問題是最好的養分,讓問題回歸本質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確定變的基礎上,我們再來看“不變”或者說“變化之規律”,眾所周知,槍炮歷來是戰爭的“器物”,我們更需要的是“兵法”。
無論營銷如何變化,營銷戰略的本質有一點是不變的——“讓更多人相信并知道其品牌價值主張”為核心實現公司的銷售收入與利潤增長,這就是營銷的“兵法”、“營銷的本質”。無論在傳統時代還是數字時代,你的“品牌價值主張”要讓更多的人“相信并知道”這一點都是營銷戰略或者市場戰略的功能指向點。
什么是品牌的價值主張?所謂品牌價值主張是一個企業或品牌的靈魂、定位、文化、情感、利益等,是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自我表達。也就是要告訴潛在需求者,你的品牌能為給他帶來什么,進而促成品牌——需求關系的建立,最終驅動需求者完成其購買決策。
2、值得信任是解決營銷難題的關鍵
“1秒鐘營銷”必須以響亮的品牌為前提,若要品牌響亮,對于品牌的構建者來說,首先要做的就要讓更多的人“相信并知道”其品牌價值主張,對于市場潛在需求者來說,仍然是“相信并知道”這個品牌的價值主張能滿足其需要。聯結供需雙方的溝通點就是“相信并知道”其價值主張。品牌的營銷者如何讓更多的潛在需方“相信并知道”其價值主張呢?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建立信任關系,并不斷地傳播這份信任。那么,如何建立信任,并將這份信任傳播出去呢?
如何建立信任關系?首先你(企業、品牌)必須是值得相信的,這是前提和根本,離開了這個根本,你的任何投入都不會有收獲。當你(企業、品牌)在做到值得信任后,絕大多數人的困惑是“我是值得信任的,但別人怎么知道我是值得信任的呢?”這就是營銷難題的核心與關鍵。
其實,任何人都明白這樣一個簡單道理:當有人不相信你時,你應該怎么辦?只能出示證據,這個證據可以是人證,也可以是物證或書證,作證者與引證明者還必須是獨立的。
任何時代真正有價值的理論都是對時代問題凸顯的折射與反思,而當今,可能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則是數字時代企業如何實現互聯網+的轉型。對于品牌構建者來說,品牌是在市場中成長的,品牌的構建者若要更快更多的潛在需求者相信你(企業、品牌),不僅需要第三方為你(企業、品牌)作證,而且還要傳播,同時,這個傳播也不是一般概念的傳播,而是要——作證方的作證傳播和引證方的引證傳播,這就是“作證傳播”的要義。
3、作證傳播是建立信任關系的根本
一家企業或品牌在做到產品和服務“三品一體”的同時,還需要將其品質“中”、品位“誠”、品行“信”傳播出去,而引用第三方“作證傳播”才會有證明其信任的效果。
從工具層面看,也許有的企業使用了類似的作證傳播工具,然而實現的結果卻有天壤之別。在很多情況下,這是因為使用這些數字工具時沒有指向“本質”。以下五點可以判斷數字化營銷戰略是否真正實現了“1秒鐘營銷”,它們是:信任——信任證明并作證傳播、互聯——實現鏈傳播、價值觀——讓潛在需求者立刻理解營銷者的企業(品牌)整體形象和優勢業務(產品、服務)、大數據——用數據說話、新一代分析技術——品牌動力指數。移動互聯網、萬物互聯網使得人與人、人與產品、人與信息可以實現“瞬連”和“續連”,這種高度連接產生了可以追蹤到品牌被關注的數據軌跡,使得企業競爭力與品牌強度數據化,營銷的每個環節可以用具有證明力的證據來說話,并在信任關系中實現營銷者與市場的連接,這一切都是前數字時代無法想象的。
“作證傳播”這個詞組,聽起來可能很新鮮[4],因為之前從未有人使用。但是,當下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的“作證傳播”其實是非常原始、非常古老的認知和實踐,從古至今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現在由中誠信CNISA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和計算技術,把“作證傳播”科學思維開發為一種幫助大中小微企業、行業協會、個人——建立和傳播信任、證明品牌力、提升營銷力、具有工程思維的“全球品牌驗證”,讓天下品牌實現“1秒鐘營銷”的專業化服務。
作證傳播的現實意義是,在這個信息過剩的社會中,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被大量的信息轟炸,面對碎片化、爆炸化的海量信息,市場潛在需求者進行選擇的重要根據之一,就是信息提供者是否能夠在瞬間提供被認可和被信任的證明力。
通過第三方作證傳播,幫助你(企業、品牌)建立信任、傳播信任,從而讓你在更短的時間內脫穎而出,是數字經濟時代強化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義和大勢所趨。
“品牌=信任+傳播”,這就是品牌之道,也是“1秒鐘營銷”的理論來源和基礎。
(三)“作證傳播”已成為新時代營銷的必然
1、政府建立信用機制
我在《品牌中國夢》(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中曾說過:“在數字經濟時代,不確定性是市場競爭的最大特點,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品牌是市場的引擎。”在互聯網引領全球邁進數字化的商業時代,品牌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更重要。可以說,沒有品牌就無所謂營銷,品牌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然而,“品牌是信譽的凝結”,若沒有信任(信用、信譽)的建立、維護和傳播,就不可能形成品牌,也就不可能做到有效營銷。這就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文件要求“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等事項中,充分發揮公共信用服務機構和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作用。”[5]的根本原因。
2、時代呼喚信任證明
建立信任關系并把這份信任傳播出去,才能使更多的人相信你、知道你、關注你、認可你!然而在數字經濟時代,海量信息井噴式涌現,自說自話夾雜不可控的口碑相傳,人們面對同質類的喧囂和噪聲,很難判斷究竟孰優孰劣,這種情況下的好品牌也會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陷阱中!。
無人作證的品牌營銷傳播幾乎是無效的。比如,有人說“我是思想家”,你可能會哈哈大笑之后,并認為“這個人腦子一定進水了”。但是,如果你看到《紐約時報》評出的“2018年50位思想家”,你除了對你熟悉的人評論一番外,你都會堅信這50位就是2018年的“思想家”。前述自說自話和不可控的口碑相傳,都不可能解決品牌建立信任、傳播信任、有效營銷的問題,這就需要第三方來提供能夠被信任的證明力和傳播力的“作證傳播”了。
什么具有證明力?當然是有人或證據為其作證,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有哪些第三方具有這樣的作用呢?對幫助企業(品牌)建立信任、傳播信任、有效營銷而言,媒體報道、檢測認證機構的公告、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發布、信用評級評估機構的公告等,都屬于第三方作證。
3、強化證明力是實現“1秒鐘營銷”的有效手段
接下來的問題是,什么樣的第三方作證傳播才能擁有不容置疑的證明力和傳播力呢?——唯有數據和計算!第三方只有把這個證明的過程科學化、體系化、專業化,被證明的企業(品牌)利用第三方作證進行再傳播,才能達到建立信任、創造優勢、有效營銷的目標。
首先,在大數據和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和品牌所有信息都可以用數據表達。其次,品牌是在市場中形成的,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脫離市場而形成和運營。第三,同一品牌在不同時期,不同品牌在同一時期,其結果一定有差異。中誠信CNISA把不同企業或品牌的市場影響力、競爭力、驅動力、信用度、美譽度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規則進行搜集、加工,經過演算、驗證、發布,就可以篩選出優質的品牌資源,通過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以第三方身份為某一或某一類企業或品牌作證并傳播,從而達到為其建立信任并傳播信任,讓其獲得更高的曝光率和認可度,進而提升營銷力的目的,同時也為市場潛在需求者提供在復雜信息中選擇所需產品或服務的依據。
基于作證傳播理論的“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就是把這個證明和傳播過程科學化、體系化和專業化,從而實現幫助企業和品牌建立信任、傳播信任的手段,為其搭建一個與市場溝通的橋梁,企業和品牌可以借此獲得認可和傳播,市場潛在需求者也可以借此發現自己需要的產品和服務,這就是第三方作證傳播的重要意義和現實需求。
作證傳播在品牌經濟時代,是企業和品牌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營銷,以及市場潛在需求者和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作證傳播業態產生與發展的條件和時代背景,是數字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的必然趨勢;作證傳播幫助企業建立信任關系,是實現“1秒鐘營銷”的有效手段。作證傳播這一顯而易見的簡單道理,任何人都知道。但知道不一定做到,這就看你具有怎樣的認知度、判斷力和決斷力了。
四、中誠信品牌指數:“1秒鐘營銷”的科學依據
“中誠信品牌指數”[6]作為“1秒鐘營銷”的科學依據,是中誠信品牌實驗室基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數據演算系統,從競爭力、影響力、驅動力三個方面,對品牌動力和價值進行演算和驗證的重要突破。成功克服了以往不同品牌類型、不同品牌要素之間難以運算和對比的難題,使科學、客觀、公正的品牌評價和排名成為一種業態和潮流,并通過作證傳播和數字資產動態增長的方式,從而實現了中誠信CNISA為各類品牌創造競爭優勢的根本目標。
(一)中誠信品牌指數已成為一種科學
由于品牌種類繁多,構成品牌的要素也異常復雜,一些國家的品牌評價,往往難以克服不同品牌類型、不同品牌要素之間運算和對比的難題。盡管五花八門的品牌排行榜層出不窮,卻僅僅以企業和品牌的市值、銷售收入等為依據,忽視了品牌背后更為復雜的要素,無法根除“模糊、隨意、人為干預、屢遭質疑”的致命缺陷,其結果也難以真實、客觀地體現一個品牌的實際價值和競爭力。
針對品牌評價中的這一難題,中誠信CNISA基于“品牌動力”原理和要素,開發了中國人自主的“品牌動力”和“品牌價值”大數據云演算系統,從競爭力、影響力、驅動力三個方面,實現了對品牌價值進行演算和驗證的重要突破。演算驗證結果以“中誠信品牌指數”的形式發布,真正體現了一個品牌的影響力、競爭力、認知度和美譽度。
作為品牌動力和價值的主要標志,“中誠信品牌指數”是通過構建大數據演算模型和系統,對品牌動力和價值的綜合考量,包括品牌動力的原理、技術、標準、結構、要素、模型、數據、演算系統等。“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發布的世界、中國、各省市、各行業的品牌榜,均以“中誠信品牌指數”為基準。
這就是中誠信品牌實驗室不間斷發布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各省市品牌100強”“各行業品牌10強”“中國品牌50強市”“中國品牌100強縣”“中國品牌500強鎮”“AAAAA級品牌”“品牌價值”“世界品牌樣本”“重點關注品牌”等品牌榜單和為各類品牌作證傳播建立信任、傳播信任的重要依據。
《人民日報》2017年2月3日對中誠信品牌實驗室大數據品牌演算這樣評論:“可以客觀地反映一個國家、地區、企業品牌的多少、價值的高低。”
(二)中誠信品牌指數開發的時代意義
通過“中誠信品牌指數”來表達和呈現“品牌動力”的市場營銷和品牌發展的效應在于:它是品牌發展路徑、成長監控、影響力、美譽度,以及品牌排名、評級、承諾、信譽、賦能、實力、能力、個性、營銷、強度、演算、驗證、證明、發布與傳播等的一種方法和體系。
我耗時三十余年對“品牌動力”和“品牌指數”進行理論探索和要素研究,中誠信CNISA團隊連續十六年對“品牌動力演算”進行研發投入,中誠信品牌實驗室歷經六年對“中誠信品牌指數”進行實踐檢驗、系統優化和市場試運行,終于成功開發了“中誠信CNISA基于大數據的品牌動力指數云演算系統”和“復大基于大數據的品牌價值云演算系統”,從品牌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品牌驅動力三個方面,對品牌動力和價值進行演算和驗證并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克服了以往不同品牌類型、不同品牌要素之間難以運算和對比的難題,使科學、客觀、公正的品牌評價和排名成為一種業態和潮流,并通過作證傳播和數字資產動態增長的方式,從而實現了中誠信CNISA為各類品牌創造競爭優勢的根本目標。
同時,與中誠信CNISA“互聯網+品牌+共創”專業化服務平臺、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聯播www.imaqs.com(pc+移動)、中誠信全球品牌匯、中誠信品牌官、中誠信CNISA10000全球品牌演算驗證技術標準、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作證傳播業務管理規范、鏈播-蜘蛛俠數據技術、基于市場結構的品牌動力引擎模型、CNISA全球品牌數據庫、品牌理論《品牌中國夢》《品牌大法則》《品牌大邏輯》《品牌新常態》等構成了“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幫助大中小微企業、行業協會、個人——建立信任、作證傳播、強化優勢,讓品牌有道,實現1秒鐘營銷天下的服務體系。
《新華社》2016年12月16日電:“基于市場結構的品牌引擎模型…可在線演算任何品牌的價值,確保其‘獨立、公正、權威’”。
從此,中誠信CNISA開創了“讓數據為天下品牌作證傳播”新時代。
(三)中誠信品牌指數將成為珍貴的數字資產
如何通過動態可視的持續性服務體系,幫助企業和品牌建立信任、傳播信任,讓每一個企業和品牌都能看到自身成長的過程,是品牌服務的關鍵。
企業和品牌需要的并不是一次性的排行榜,“中誠信品牌指數”也并非一成不變,任何品牌都處在一個動態成長的過程中。作為品牌價值核心標志的“中誠信品牌指數”,是“品牌號”展示的關鍵內容,并隨各品牌在中誠信CNISA網絡平臺的表現,呈現動態增長。
每一品牌經中誠信CNISA大數據品牌演算系統首次得出的“中誠信品牌指數”,即為該品牌“中誠信指數”初始值。在這一數值的基礎上,每一個品牌都可以通過其被關注熱度,實現“中誠信品牌指數”的動態增長。這不僅為各企業和品牌提供了一個營銷推廣自我優勢的機會,也為每一個品牌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公平、公正、可視的工具,每一個企業和品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長過程。
同時,基于“中誠信品牌指數”可視化動態增長的形式,每個品牌都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在“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各省市品牌100強”“各行業品牌10強”“AAAAA級品牌”“世界品牌樣本”“重點關注品牌”等各驗證標準中所處的階段,為每一個品牌提供了一個不斷提升自身“中誠信品牌指數”,以達到更高驗證標準的途徑。
《中國財經報》早在2014年8月21日評論:“中誠信品牌實驗室通過實施品牌演算,正在對全球品牌價值進行評估,并重新進行排名……這一領域目前在國際上雖然還是空白,卻是未來的方向。隨著經濟發展和品牌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品牌評估的目的在廣度上和深度上將進一步擴展,以幫助企業加強品牌培育和管理。”
五、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1秒鐘營銷”的工具
(一)1秒鐘理解“1秒鐘營銷”
你也許對“禾晨”并不熟悉,但當你看到下圖時,你在1秒鐘內就能判斷其整體形象和優勢業務。此時的“禾晨”也就實現了以簡馭繁,在更短時間內脫穎而出的營銷目標。
任何企業、協會、個人,在通過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后,用極簡標志,證明與提升其市場地位和優勢,并作證傳播,其核心是讓人們看到這一驗證標志,就立刻理解該企業(品牌)的整體形象和優勢業務(產品、服務)。
這就是中誠信CNISA基于“中誠信品牌指數”構建“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從而幫助企業(品牌)實現“1秒鐘營銷”的簡單釋義和魅力所在。
(二)“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的原始創新
1、時代背景
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作為中國人自主的全球品牌話語權體系,是中誠信品牌實驗室根據國務院(國辦發〔2016〕44號)文件“推動建立全球統一的品牌評價體系,增強我國在品牌評價中的國際話語權”[7]的要求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支持第三方機構基于公開數據發布企業標準排行榜”的精神,不斷探索品牌服務新方法、新路徑的重大突破,為各類品牌創造優勢的工具和平臺。
2、具體做法
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關鍵點:中誠信CNISA對目標品牌(大中小微企業、行業協會、個人)運用鏈播-蜘蛛俠數據技術和品牌動力大數據演算系統得出“中誠信品牌指數”,按照《綱要》《標準》《規范》進行賦權分析和二元結構關系功能矩陣驗證,其驗證結果通過全球品牌聯播向全球發布。
3、根本目的
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根本目的:為目標品牌的信譽、資格、能力進行證明、作證、傳播、推廣,幫助其建立信任、作證傳播、強化優勢,讓品牌在過剩的信息中脫穎而出,實現“1秒鐘營銷天下”。
4、科學依據
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科學依據:中誠信品牌指數。
5、發布類別
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發布類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各省市品牌100強”“各行業品牌10強”“中國品牌50強市”“中國品牌100強縣”“中國品牌500強鎮”“AAA信用評級”“AAAAA級品牌”“品牌價值”“世界品牌樣本”“重點關注品牌”……
(三)“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發布類別
不同的企業(品牌)可以選擇“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不同的驗證項目,根據其中誠信品牌指數數值,驗證結果的標識也不同,包括但不限于12大類:
1、品牌榜演算驗證發布-為企業市場地位證明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一
2、AAA信用評級發布-為企業信用證明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二
3、AAAAA級品牌演算驗證發布-為企業影響力證明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三
4、品牌價值演算驗證發布-為品牌價值證明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四
5、世界品牌樣本演算驗證發布-為企業提升驅動力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五
6、品牌頭條推薦驗證發布-為企業提升信任度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六
7、重點關注品牌演算驗證發布-為企業凸顯優勢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七
8、金牌企業(會員)驗證發布-為企業創造優勢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八
9、全球品牌驗證發布會冠名-為企業凸顯優勢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九
10、品牌診斷暨確立行業地位-為企業提升競爭力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十
11、品牌全員化培訓-為企業提升品牌力-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十一
12、品牌強勢傳播-為企業創造優勢并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服務之十二
以及在www.imaqs.com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網站、中誠信品牌匯、中誠信品牌號及中誠信提供技術支持的聯盟網站或應用程序、聚屏產品終端等平臺或雙方約定的其他特定方式,經驗證客戶的品牌信息的推廣服務及其他相關的衍生服務。
(四)“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法律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一條“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準確,并表明出處。”第五十九條“(二)廣告引證內容違反本法第十一條規定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通過“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企業或品牌,按照合同約定在招商、投標、融資、營銷、宣傳、廣告、展示、推廣、標簽、包裝、門店、網站等商務活動中,引證“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標志,或將驗證標志鏈接至公司網站、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任何網絡平臺,用以證明和提升品牌力。
六、實證:“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的效應
(一)以簡馭繁的品牌營銷之道
通過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用極簡文字或標志,證明或提升企業(品牌)的優勢和市場地位,并作證傳播,其核心是能夠讓人們看到這一驗證標志,就立刻相信并知道該企業(品牌)的整體形象和優勢的產品或服務。
以“中誠信品牌指數”為根基,將“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各省市品牌100強”“各行業品牌10強”“中國品牌50強市”“中國品牌100強縣(市、區)”“中國品牌500強鎮”“AAA信用評級”“AAAAA級品牌”“品牌價值”“世界品牌樣本”“重點關注品牌”等品牌驗證結果通過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不間斷公開發布,幫助企業和品牌更好地證明自身價值,在更短時間內贏得更為廣泛的信任和傳播,從而創造優勢,讓品牌更響亮,達到更多、更快的營銷目的。
品牌成長依托于四個關鍵力量,即創新力、傳播力、生產力和消費力。在傳播力的分析中,經對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代表的品牌話語權機構在品牌成長中的作用機制和內在邏輯剖析發現,企業的品牌成長在建立信任關系后,關鍵路徑就是傳播。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為目標品牌的證明、作證、傳播,特別是品牌榜單的頭部性、權威性和高端性,是其他任何形式傳播所無法比擬的。從阿里巴巴入選《中誠信》世界500強引發美國知名媒體大肆報道,以及阿里巴巴的影響力之所以快速提升,其原因也在于此。
實例1:2015年4月,中誠信CNISA在美國紐約發布“世界500強”,阿里巴巴品牌價值位居世界第1位,超越蘋果,引發美國CNBC、CBS、ABC等知名媒體報道,讓阿里巴巴的影響力、競爭力迅速提升。阿里巴巴首次入選《中誠信》世界500強的2300億美元市值,到2017年10月11日飆升至4700億美元,只用兩年多的時間,市值翻倍。
(二)守初心讓中國品牌放射出時代光芒
中國企業與中國特殊宣傳體制所形成的品牌營銷傳播模式,是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品牌得以迅速成長甚至是趕超行業領先者的“秘密”所在。進入新世紀以后,特別是當前的全媒體時代,媒體格局重構,原有路徑發生重大變化,企業品牌營銷必須另辟蹊徑,即:可信傳播、極簡權威、占據頭部。無論是大中小微企業,還是個人,采取占據頭部與極簡權威的結合迅速形成了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證明式傳播,推動了一大批“黑馬式”品牌的成長。“黑馬式”的品牌甚至能夠依靠作證傳播占據頭部迅速壓倒原來的領先品牌,形成當今市場上的獨特競爭態勢。
2015年4月,中誠信CNISA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第一次發布大數據“算”出的“世界品牌500強”,標志著中國人自主的品牌話語權機構首次走向世界。正如《對話新時代》評論:“這是中國自主的品牌話語權機構破天荒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不僅開創了品牌演算新時代,而且建立了我國在品牌評價中的國際話語權體系,讓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讓更多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從此,我國徹底打破了一些國家對品牌價值評價的壟斷,使中國正逐步地掌握了國際品牌定價的話語權,為中國品牌營運、價值提升及在國際市場上的交易需要創造了有利條件。”
2018年10月,中誠信CNISA通過“中國品牌創新發展工程”審核。2018年11月,CCTV以“數據時代,引領中國品牌新道路”為題,對中誠信CNISA 進行了報道,并指出這“標志著以大數據+云演算系統為根的品牌價值計算時代已正式到來”。
實例2:2019年4月,中誠信CNISA在香港發布“世界500強”,華為以108179.41的中誠信品牌指數超越阿里成功登頂。在榜單發布之后的兩個月,華為品牌信息急增3000萬+條,是過去五年的總和。
實例3:2015年5月,中誠信CNISA驗證發布:海康威視“AAAAA級品牌”。海康威視(002415)股價(前復權)由2015年4月30日12.74元/股,至2018年4月30日40.20元/股,三年漲幅3倍。
所以,基于“中誠信品牌指數”的全球品牌驗證是數字經濟時代——品牌新道路!營銷新鑰匙!市場新引擎!
(三)一個品牌號,營銷全世界
經驗證的“品牌號”(企業、協會、個人)發布形式為:中誠信金牌企業(會員)。簡化為:金牌企業(會員),衍生為:金牌家政企業、金牌家政、金牌茶葉品牌、金牌律師事務所、金牌律師、金牌會計師事務所、金牌注冊會計師……
金牌企業(會員)是企業(品牌)傳播品牌、推廣優勢、市場營銷的專業化工具和平臺,同時還可加入多個“品牌匯”獲得更多展示、確立行業地位。金牌企業(會員)可以根據需要,對其“品牌號”的內容進行更新,快速被全球任何人閱讀、搜索、轉發、分享、推送,通過精準密集的鏈傳播,讓企業營銷縱深輻射到全球各大社交平臺、電商平臺、自媒體、朋友圈等,強勢傳播其品牌和價值。同時可鏈接至公司網站、淘寶、天貓、京東、亞馬遜等任何購物平臺直接用于營銷。
企業(品牌)在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www.imaqs.com注冊,經驗證通過后,將在中誠信CNISA的網絡平臺上擁有屬于自己的中誠信金牌會員“品牌號”,用以展示品牌價值和形象。同時,利用“品牌號”可以隨時優化其整體形象、優勢產品、服務、聯系人、聯系方式。
中誠信金牌會員“品牌號”驗證發布,也為企業(品牌)解除了開發APP、移動網和PC網站的困擾,節省大量開發和營銷費用。同時,企業(品牌)利用中誠信品牌聯播平臺可以向百度、頭條、微博等多個自媒體和社交平臺轉發,以展示、推廣其整體形象和優勢業務。“品牌號”成功激活后將會自動展現在全國-省-市-區(縣)品牌匯中,同時還可加入多個行業品牌匯(為便于理解,“品牌匯”可以比喻為“線上的行業市場+線上的行業協會”)。“品牌號”主體人可以與其他眾多“品牌匯”成員、中誠信CNISA的品牌官線下面對面互動,研討品牌之道,解決品牌發展瓶頸和難題。
七、結語:“1秒鐘營銷”符合品牌發展規律
對于“中誠信品牌指數”的特殊價值和企業選擇“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的內在邏輯,通過調查加以驗證之后,結果發現這是存在于中國市場上的基本事實。因此從邏輯上看,“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基于建立信任、作證傳播的理論,用極簡文字或標志,證明和提升企業(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優勢,能夠讓人們看到這一驗證標志,就立刻相信并知道該企業(品牌)的整體形象和優勢的產品或服務,是符合中國企業現實需要的。這個體系和工具能夠幫助企業、協會和個人完成品牌構建,實現“1秒鐘營銷”,讓企業(品牌)在更短時間內脫穎而出,是符合品牌發展規律的。
中誠信CNISA“1秒鐘營銷”——現在你能。現實變化永遠快于理論變化,希望不遠的未來,“中誠信CNISA全球品牌驗證”也能跟隨變化而變化。這期間唯一不變的,還是我所堅持的——只有播下信任的種子,才能收獲夢想、收獲榮譽、收獲利潤。
(作者魏義光,系作證傳播理論和業態創始人)
[1]魏義光與馬云的一分鐘關鍵對話塵封18年,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2019年6月10日,http://www.imaqs.com/article-780.html
[2]總共燒掉了17億美元,這10家硅谷創業公司2017年倒閉了,鳳凰網,2017年12月11日,http://tech.ifeng.com/a/20171211/44798398_0.shtml
[3]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國人大網,2018年11月6日,http://www.npc.gov.cn/npc/c12435/201811/c10c8b8f625c4a6ea2739e3f20191e32.shtml
[4]魏義光:作證傳播為什么是新時代品牌營銷的必然,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2018年12月17日,http://www.imaqs.com/article-284.html
[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中國政府網,2019年7月16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6/content_5410120.htm
[6]中誠信品牌指數——數字經濟時代的市場引擎,中誠信全球品牌聯播,2019年7月16日,http://www.imaqs.com/article-869.html
[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中國政府網,2016年6月20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20/content_5083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