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世界品牌大會發布會發布:醉泰平酒后飲獲中國奢侈品十大品牌,按《廣告法》規定使用。
發布會現場,基于行為哲學答天問奠基人魏義光和大美無度李兆奇進行了關鍵對話。
大美無度全球品牌價值發布副秘書長李兆奇:
說到奢侈品,人們即刻想到愛馬仕Hermes、杰尼亞Ermenegildo Zegna、灣流 Gulfstream、意大利B&B、福溢家居FOOKYIK、阿茲慕Azimut、勞斯萊斯Rolls-Royce、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卡地亞Cartier、香奈兒Chanel、至尊馬爹利L'or De Jean Martell、哈雷戴維森Harley Davidson、瓦卡亞俱樂部酒店Wakaya Club。
這些奢侈品品牌沒有一個是中國的,但這些奢侈品有可能就在你家隔壁的工廠被生產出來。您在《品牌中國夢》中是這樣說的。魏老師,我國其實有很多奢侈品品牌。
今天發布的醉泰平酒后飲,就是“中國奢侈品十大品牌”之一。
醉泰平酒后飲是親民的奢侈品。“用古人的智慧,通過現代技術,讓酒友們在享受喝酒樂趣時,再品一罐酒后飲,以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這是我的追求和夢想。”醉泰平創始人張瑞芳說。醉泰平的原料具有解酒醒酒作用,早在千年前就是蘇軾的習慣了,《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魏老師您主張“中國文化、中國智慧,足以打造千萬個世界級奢侈品品牌。”所以近日將發布“源于中國的世界奢侈品品牌”。其實中西方對奢侈品的理解是不同的,究竟有何不同呢?
世界品牌大會主席魏義光答天問:
中國漢字“奢侈”二字,隱喻了奢侈品的某些特性。
“奢”:上面一個大,下面一個者,意思是很重要的人才能擁有。
“侈”: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多,代表了很多人想要得到。
在中文中,“奢侈”表述的含義,從字面表意上看,奢侈蘊含著財富和消費、物質和精神的兩種對立與統一關系,即通過對大量財富的物質化消耗,在換取物質消費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某種超越的精神享受。
中西方文化關于“奢侈”一詞的表達和哲學意境是有差異的。奢侈一詞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強的繁殖力或創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蘊以充裕、富足、精細、精致之意。
在西文中,“奢侈”意含優越、優雅、精致、精細等。沃爾岡·拉茨勒在《奢侈帶來富足》中認為,“奢侈是整體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會,認為是奢華的生活方式,大多由產品或服務決定”。
在對“奢侈”的理解中,許多人都與“奢華”“奢靡”等同或混同起來。雖然其三者均含有“通過大量的財富消耗換取某種非必須的享受”之意。但究其本質,它們三者之間存在著內涵上的區別:
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務內在品質為重心的一種消費行為,其表現對象主要為某種特定的行為或物品。
奢華,主要是追求裝飾或環境外在華麗,以裝裱為重心的一種炫耀行為,其表現對象為外在的裝飾或環境。
奢靡,主要是以通過某種過分地鋪張浪費,來達到被外界注目的享樂行為,其表現對象主要為某種生活狀況、狀態、或生活方式。
三者相比之下,“奢侈”的境界和層次,明顯要比“奢華”和“奢靡”要高,奢侈品品牌的享受不僅需要大量的財富消耗,往往還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
或者說,只要財富的充裕、富足,奢華、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為之。而對奢侈品品牌的追求,是人們追求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生活方式,這也是真正的經濟學意義之所在。
責任編輯:大美無度